5月9日,郴州市科技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。在暖煦的阳光里,行动不便的李柏华在儿子的搀扶下,缓缓走进了科技局的大门。他的手中,紧紧握着一份特殊的礼物——4万元现金,用绳子细致捆扎,被报纸包裹着,他要将这份心意,毫无保留地献给郴州的科技事业。
“这些年,国家给予了我幸福的生活,作为一名老党员,我也有责任为‘科技强国’添砖加瓦 。”李柏华的话语,质朴而坚定,如同他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,充满着对党的忠诚与对国家的热爱。
李柏华,这位今年已85岁高龄的耒阳老人,自1963年踏上郴州这片土地,便将自己的一生与这里紧密相连。数十载光阴流转,从青年到暮年,他的岗位在郴县政府、计生委、安仁县组织部等多个部门间变换,而那颗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。1995年至2000年,他在郴州市科技委员会正处级副主任的岗位上奋斗了五年,虽短暂,却与科技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八旬科技老兵李柏华在家向记者介绍捐款初衷。
走进李柏华居住的20世纪80年代单位分配的老楼房,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。斑驳的墙面,陈旧却整洁的家具,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一日三餐,皆是粗茶淡饭,但他却甘之如饴。客厅显眼处,摆放着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等理论著作,那是他每日必读的精神食粮。他总是戴着老花镜,逐字逐句地研读。
退休后的李柏华,离岗不离心。他时刻关注着家国大事,尤其是科技领域的每一次突破与进步,都让他心潮澎湃。从“嫦娥”揽月的浪漫,到“天问”探火的豪迈;从“奋斗者”号潜入深海的神秘探索,到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的壮志凌云;从5G网络如蛛网般全面覆盖,让信息传递瞬间可达,到人工智能广泛应用,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……这些成就,在他眼中,是国家日益强大的明证,更是激励他为科技事业奉献的动力源泉。
与此同时,李柏华也亲眼见证了郴州科技事业的华丽蜕变。科技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,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;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,一代又一代怀揣梦想的科研人员在这里茁壮成长;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,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“郴州这些年的科技发展成效显著,来势喜人,前途一片光明。郴江实验室的发展我非常关注。”谈及郴州的科技事业,他满是欣慰与期待。
在李柏华的心中,“科技强则国家强”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需要每一个人付诸行动的信念。“我现在老了,衣服能穿就行,饭菜能饱就好,但科技发展刻不容缓,国家建设时不我待。”正是这份对科技兴国的坚定执着,促使他做出了向郴州科技事业捐款的决定。
“这辈子能为国家科技进步出份力,钱花在刀刃上,值!”五月的阳光轻柔地洒在他的书桌上,党徽与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交相辉映,闪耀着金色的光芒,如同他眼中炽热的科技理想,永不熄灭。这光芒,是一位老党员对祖国最纯粹的热爱,也是对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最有力的鼓舞。
时光易老,精神永存。“李老用晚年的朴素坚守与热血奉献,诠释了什么是对信仰的忠诚、对事业的热爱、对人民的奉献。”郴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肖亮感慨地说,他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,照亮着后来者前行的道路,吸引更多人为郴州科技事业的大厦添砖加瓦,让创新的星火在这片土地上持续闪耀。
从李柏华的小院走出,晚霞正将天边染成鎏金色。远处的郴江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们正全神贯注地伏案研究。一场关乎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变革,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上演。而李柏华的故事,也将如同这灿烂的晚霞,成为郴州科技发展史上一抹永不褪色的亮色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“科技强国”的梦想而不懈奋斗。
来源:红网时刻